【中国白酒网】据天眼查最新显示,9月12日,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剑南春”)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8.08亿元增至约9.46亿元,增幅约17%。绵竹市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以下简称:“绵竹国资”)通过认缴约1.37亿元出资额,获得剑南春集团14.51%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在新增股东后,原有五位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下降。其中,四川同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74.1439%变更至63.0619%、四川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9.9480%变更至8.4611%、四川福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6.2175%变更至5.2882%、成都鸿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由6.2175%变更至5.2882%。
这也是剑南春自2003年完成改制后,地方国资再次成为其重要股东。对应剑南春2024年约200亿的销售额,绵竹国资此次出手可谓相当划算。但对剑南春而言,虽然国资的“彩礼”不高,这也算是桩好姻缘了。
01国资再现
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此次股权变动后,剑南春集团的股东数量增至六位。原有五位股东的持股比例均被稀释:第一大股东四川同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从74.14%降至63.06%,不再有绝对控制权。
四川同盛投资有限公司由乔天明等19名自然人持股,乔天明持股比例为41%。股权穿透后,乔天明仍为剑南春集团实际控制人。此次变更虽未改变控制权格局,却标志着地方国资正式进入剑南春的权力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股并非孤立事件。在此次工商变更前不久,德阳市国有资本运营核心平台德阳发展集团与剑南春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德阳发展集团董事长李强表示,双方在资源禀赋、战略布局上有着高度互补性,通过多元路径携手合作,定将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就此而言,虽然以剑南春2024年约200亿元销售额估算,此次整体估值不足10亿元(按国资持股比例反推),这一数字与同类酒企动辄百亿、千亿的市值形成鲜明对比。但若深入拆解交易逻辑,会发现“白菜价”背后是多重博弈的结果,国资的交易对价也并非单纯财务投资。
02掉队之困
剑南春曾是中国白酒的标杆型企业。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它与茅台、五粮液并称“茅五剑”,位居中国白酒第一阵营。其核心单品“水晶剑”更是全行业第三个百亿大单品。
然而,剑南近年的发展之路可谓坎坷不断,过去的辉煌近年来也渐渐褪色。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地处重灾区的剑南春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2012年,又因“退股门”事件爆发,遭遇大规模抵制;
2015年起,时任董事长乔天明被调查,公司长期处于管理层动荡状态;
2023年3月,四川乐山市中院一审公开宣判剑南春集团董事长乔天明行贿、私分国有资产案,对被告人乔天明因行贿、私分国有资产,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处罚金4亿元。
更重要的是,管理层动荡,让剑南春错失了资本化、高端化的行业黄金窗口期。
不仅是八大名酒中唯三的未上市企业,与茅台、五粮液的差距越拉越大,冲击高端市场方面也愈发乏力,从运营多年的“东方红”系列到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剑南春老酒、皇家剑南春等多款千元价格带产品,市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核心大单品“水晶剑”的销售额仍保持在百亿左右,但其处境却日益尴尬:向上突破千元价格带困难,向下则受到区域名酒的挤压。
03积极信号
国资入股剑南春,带来的不仅是1.37亿元的资金,更是战略资源的整合与长期发展的信心。对于剑南春而言,此次国资的入场,不仅注入了新的资本活力,也意味着“乔天明事件”告一段落,并直接解决了三大痛点:
一是商标权归属。本次变动不涉及人事调整,剑南春集团核心子公司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亦未出现变化,目前仍旧由剑南春集团持股79.3837%,公司董事长仍旧是乔天明,而乔愚则变更为集团公司法人代表,这无疑是向外界传递信号,剑南春将会以现有经营层为主,国资为辅的良好股权架构运营,这将有利于沟通和处理改制及剑南春商标等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信用背书。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头部龙头企业大多为国资背景,此次地方国资的站台,也意味着剑南春将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显著提升其在供应链、渠道端的议价能力。同时,这也意味着,剑南春企业经营、财务信息等重大事件披露也会越来越透明规范。
三是战略定力保障。这笔交易发生在川酒产业整体升级背景下,剑南春作为德阳产区“1+N”体系的龙头,其与国资的深度结合将重塑区域产业格局。
然而,资本市场的运作只是第一步。曾经与茅台、五粮液齐名的剑南春,能否真正重回一线阵营,还要看其能否重塑价格体系、突破产品瓶颈、消化历史包袱。
业内有观点认为,因为改制遗留的问题,使得剑南春的股权和资产问题不明确,导致剑南春未能涉足资本市场。
对此,肖竹青认为,绵竹国资方面入股剑南春后,所有剑南春改制与股权瑕疵问题将迎来一个最终解决方案,剑南春集团将全力以赴谋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代。
从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层面来看,德阳、绵竹对剑南春寄予厚望。
《四川日报》指出,近年来,德阳推动白酒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以剑南春为龙头的“1+N”白酒产业体系和品牌矩阵,打造有竞争力的白酒优势产区,千亿级白酒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今年6月,位于绵竹市的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举行开酿大典。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6.7亿元,建成后年曲酒生产能力可新增3至5万吨,将每年为绵竹带来超100亿元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和20亿元以上税收,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
虽然绵竹国资的回归,为剑南春翻开了混合所有制的新篇章。但是国资股东能否在企业战略决策、合规风控、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第一大股东及其代表的管理团队,能否在国有资本的监督下,继续引领企业穿越行业寒冬,再创增长佳绩?这是新股权结构下必须面对的考题。
白酒江湖的洗牌仍在继续,国资加持后的剑南春,能否在行业新周期中重塑“茅五剑”的江湖地位,市场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