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当游客用脚投票,白酒的“高价梦”该醒了

时间:2025-10-9 6:01:00

【中国白酒网】今年国庆假期,一幕幕画面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某热门旅游城市,酒店价格翻了三倍不止,结果大批游客用脚投票,要么取消行程,要么自带帐篷露宿郊野……

这一幕,与其说是消费者对一次假期的放弃,不如说是一份来自市场深处的宣言——那个盲目崇拜高价的商业时代,正在悄然落幕。

值得大家注意到的是,当“价格刺客”成为过街老鼠,当“性价比”重新成为购物车的最终裁决者,白酒行业若还沉溺于那个推杯换盏、价格一路高歌的旧梦,恐怕终将在时代的哄笑声中黯然离场。

1、白酒“高价神话”破灭

曾几何时,高端化、奢侈化被许多白酒企业奉为圭臬。在觥筹交错的宴席间,在精心编织的品牌故事里,一瓶瓶标价惊人的白酒被赋予了远超其饮用价值的意义——它们是身份的表征,是关系的润滑剂,是权力的隐喻。

然而,这种建立在特殊社交文化基础上的繁荣,犹如建筑在流沙上的城堡……

当“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成为公开的秘密,当年轻一代开始用精酿啤酒和威士忌取代传统白酒,当健康理念让推杯换盏变得不合时宜,那些自说自话的高端叙事还能持续多久?

如果酒店价格的波动就能让众多家庭改变,甚至是直接放弃出行计划,这种对价格的敏感度,岂会不蔓延到非必需消费的白酒领域?因此,白酒从业者需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消费观念深刻变革的历史节点。

这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结构性的转变。经历了特殊时期的洗礼,目睹了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感受着房价、教育、医疗的多重压力,中国消费者正在重新评估每一分钱的价值。

他们不再轻易为虚无缥缈的“品牌溢价”买单,而是更加理性地衡量产品的实际价值与自身真实需求。这种觉醒,不是暂时的财务谨慎,而是价值观的根本重塑——从炫耀性消费到实用性消费,从符号价值到使用价值,从盲目跟风到个性表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脱离价值基础的涨价都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任何缺乏诚意的高端化尝试都可能沦为市场笑柄。

2、白酒要抬高的是价值并非价格

白酒行业要避免成为下一个“笑话”,需要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首要的是重新审视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一瓶酒的价格,究竟应该反映其酿造工艺的复杂性、陈放年份的稀缺性,还是仅仅为了满足少数人的虚荣心?

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曾言:“茅台酒定价合理,是工薪阶层偶尔也能消费得起的酒。”这种定位智慧,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白酒企业应当建立更为科学、透明的定价机制,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何付费——是为了那口绵柔醇香,还是为了那个并不可爱的包装盒?

更为根本的是,白酒行业需要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在品质上深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酒体品质,而非仅仅更换包装;在文化上创新,挖掘白酒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它成为日常生活的愉悦点缀,而非功利社交的尴尬道具;在体验上突破,让消费者参与酿造过程,理解酒文化精髓,建立情感联结。

五粮液的文化体验馆、泸州老窖的封藏大典,都是值得肯定的尝试,但还远远不够。白酒需要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场景,而非一味怀念那个推杯换盏的旧时代。

价格管理的艺术,在于懂得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坚持、何时妥协。在消费理性回归的大潮中,白酒企业应当学会倾听市场真实的声音,而非沉醉在自己编织的高端迷梦里。

每一次不合理的涨价,都在透支品牌的未来;每一款脱离群众的高端产品,都在积累市场的反叛。相反,那些尊重消费者智慧、提供真实价值的企业,终将赢得时代的奖赏。

酒店涨价导致的游客退潮,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消费者的真实面貌;也是一记警钟,敲给所有还活在昨天的行业。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不该沦为价格虚高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价值回归的引领者。

当酒香不再依赖于巷子的深浅,而当价格真实反映品质的高低,中国白酒才能穿越周期,在理性消费时代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毕竟,商业史上最大的笑话,莫过于那些自命不凡者最终被市场抛弃时,还不知自己为何而败。



作者:卖酒狼团队 来源:卖酒狼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白酒网 (www.baij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beerxh@outlook.c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