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网】遥指杏花,醉美吕梁。9月29日,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汾阳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举行。展会期间,来自希腊、捷克、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800多家国际品牌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以酒为媒的文化盛宴。
如此盛会在吕梁举行,既非首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当下,吕梁正积极构建“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推进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动白酒全产业链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吕梁白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其中大曲清香型占75%,形成“汾酒为龙头、百企协同”的产业集群。这一成绩是对酒博会被定位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酒类专业展会的最佳诠释。
机制护航解难题
酒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加速跑”
2024年,汾阳白酒制造业增加值达212.6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充分彰显了文化IP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强大爆发力。
汾阳拥有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以及1200年的诗酒史。凭借丰富的资源与产业优势,汾阳从深厚的酒文化中汲取智慧,重点打造酒文化旅游基地和清香型白酒基地,先后荣获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最佳酒文化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昔日被誉为“中国白酒祖庭产区”的汾阳,如今已跻身“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列。
记者获悉,汾阳市正在重点推进被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吕梁市重点工程的山西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建设。该项目由杏花村古村修复、酒文旅小镇、仰韶文化遗址公园、中国白酒祖庭博物馆、老作坊太符观扩建、汾酒博物馆迁建等20个子项目组成,估算总投资93.28亿元。同时,全力推进山西(中国)白酒交易中心、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汾酒综合活动中心等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汾阳市完善市级领导包联服务项目机制,及时跟进协调解决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92项汾阳市级行政职权事项和291项吕梁、汾阳两级行政职权事项分别下放至杏花村镇和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白酒、文化与旅游三大产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聚力产业发展
酒文旅融合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漫步在方山县的山西庞泉酒庄,酒香四溢,风景如画。2024年,庞泉酒庄荣获吕梁市政府授予的“白酒产业链‘链主’企业”称号。如今,酒庄正在建设投入、产能提升、品牌塑造等维度持续发力,朝着“百年传承品牌”的目标稳步前行。
按照4A级景区建设规范,酒庄将生产基地转型升级为集古法酿造体验、智能机械酿酒展示、酒庄主题旅游、酒文化传播交流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让“酒文旅融合”有了新玩法。
“作为我省首个获得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的白酒企业,我们在文旅体验上做足了‘酒文章’。”山西鑫华霞酒业有限公司文旅接待经理张英杰道。酒庄创新性地将酒文化元素融入每个体验场景:在古法酿造工艺展示区,老师傅现场演示踩曲、上甑等传统技艺,让游客亲身感受千年酿酒史的魅力;在现代化智能生产观光廊,透过玻璃幕墙,游客可以直观地看到酿酒生产线的运作全过程,领略科技赋能的神奇力量;在定制封坛区,游客可以亲手封存一坛原酒,记录下自己专属的美好记忆。
匠心酿酒带动产业发展
酒文旅融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柳林县留誉镇的谷香百年酒业有限公司,酿酒室内一片繁忙景象。酒香馥郁中,工人们挥舞铁锹,将蒸煮后的原料摊晾拌曲……一道道工序完成之后,一股清澈的纯粮酒缓缓流出,酒香沁人心脾。
经过精心技改,留誉镇白酒产量逐年提升,目前年产能达1500吨,产值超过7000万元,培育出柳誉、晋柳誉、留誉清、缘留誉等多个家喻户晓的白酒品牌。
白酒产业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该镇酒企酿酒所需高粱每年达2000吨左右,通过鼓励当地村民种植高粱,再利用高粱酿酒后的废料酒糟养牛,带动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探索出“高粱种植—白酒酿造—酒糟养牛—牛粪回田”的循环经济模式。留誉镇酒企积极与肉牛养殖户签订酒糟供销合同,形成上游种植、中游酿酒、下游养殖的农业循环经济链,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