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茅台平替”遇冷,是二线白酒掉队的缩影

时间:2025-5-7 2:30:21

【中国白酒网】离了茅台镇,能不能酿出茅台酒?珍酒最有发言权。

珍酒是1975年茅台异地生产试验的产物,被行业称为“茅台平替”。

靠着与茅台的历史渊源,以及深处酱酒高价值赛道,珍酒李渡曾是上市白酒企业中成长性最好的酒企。2020年-2024年,珍酒李渡营收复合增速达到30.7%,行业第一。

但“茅台平替”终究没有茅台的奇迹,2024年下半年,珍酒李渡实现营收29.3亿元,同比下降16.5%。

作为二线白酒的风向标之一,珍酒李渡业绩变脸,其实是二线白酒遇冷的缩影。

2024年四季度,是白酒业绩的分水岭。以前上市白酒企业最多是利润塌方,但四季度,塌方变亏损,舍得、酒鬼酒等部分二线白酒都出现了利润亏损。

当“液体印钞机”失灵,也该到了该重新审视二线白酒价值的时候。

/ 01 /

茅台平替,其实难副

1958年,“教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想法,“把茅台酒搞到一万吨”,让更多人喝到像茅台一样的酱香好酒。

但贵州山多地少,工业用地是茅台产能扩大的一大瓶颈,在加上当时生产力制约,建国发展几十年后,茅台基酒产能只有200吨/年。

终于1975年,贵州茅台酒开始大规模易地生产试验。

试验由中国科学院操盘,茅台酒厂全力配合——厂长亲率28名骨干,来到距茅台镇113公里的遵义市北郊十字铺建设新厂,这便是珍酒的前身。白酒圈内由此公认珍酒是茅台“平替”。

与茅台的历史渊源叠加前两年的酱酒热,让投资人对珍酒有了高预期。在加上,过去几年珍酒的业绩也确实给力,2021年-2023年,珍酒李渡营收增速分别为112.7%、14.8%、20.0%。

有预期有业绩,珍酒荣登2023年的港股年度IPO募集冠军的宝座,似乎大有从白酒平替到资产平替的意思。

只不过,上市即巅峰,之后的珍酒李渡开始震荡下行。上市至今,珍酒李渡股价已大跌4成。

资本市场遇冷,核心还是上市后,珍酒李渡的业绩变脸着实有些快。

2024年,珍酒李渡营收70.67亿元,同比仅微增0.5%。按季度来看,珍酒李渡的颓势更明显,2024年下半年,珍酒李渡实现营收29.3亿元,同比下降16.5%。

拆分产品结构,珍酒李渡后续的业绩走势更让人担忧。

珍酒李渡旗下共有四个品牌,分别为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

其中,珍酒占总营收比例超6成,而且相比李渡侧重江西、湘窖、开口笑侧重湖南,珍酒也是全国化基础最好的品牌。

但恰是最核心的珍酒拖了后腿。2024年下半年,珍酒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22%,在四大品牌中降幅最大。

为什么,珍酒李渡的业绩这么快就变脸了?

/ 02 /

扩张太急,品牌不强

过去几年,珍酒李渡增长最快的不是收入,而是存货。

2021年-2024年,珍酒李渡营收复合增速为11.4%,同期珍酒李渡存货复合增速是27.1%。存货增速是收入增速的2.4倍。

存货持续高增长下,2024年珍酒李渡的存货规模(75.03亿)已经超过营收规模(70.7亿)。而上市白酒企业平均存货规模只占到营收的38.3%。

存货积压严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珍酒李渡扩张的步子太大了。

2020年时,珍酒李渡为布局全国化,提出了“6+8+N”战略,即聚焦贵州、河南、山东等6个核心省份,培育上海、北京、浙江等8个重点省份,并孵化全国其他有酱酒氛围和基础的N个潜力市场。

为推进这个战略,珍酒李渡出现经销商“大跃进”。

珍酒李渡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年初的3613名大幅增加到2022年底的6618名。

但在大扩张中,珍酒李渡过于看重短期业绩,忽视了经销商管理。

一直有传闻称,珍酒李渡上市之前为了冲业绩,对渠道进行了大量压货。甚至有媒体报道,“据某经销商称,公司考核只看进货量,不管终端动销,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低价甩货,最后大家都没钱赚。”

最后激进扩大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经销商大增虽然带来了一时的高增长,但到了2024年下半年,公司已经出现负增长,并且出现了存货规模高于收入规模的棘手状况。

在大扩张中,除了管理不善,品牌先天不足,是珍酒李渡扩张失利的核心。

拆分珍酒李渡产品结构,收入下滑主要来自高端产品线的溃败。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0.8%。次高端和中低端收入均维持了增长状态。

高端产品收入下降也不难理解。在消费降级中,即使是茅五泸等高端白酒也多少遇到了一些增长瓶颈。

而和茅五泸等全国化名酒相比,珍酒李渡脱胎于茅台试验场,既无历史底蕴,也没有明显的产品特色,品牌性不足,受到的影响更大。

如今,珍酒李渡主力产品价格倒挂已成常态。主力产品珍十五,官方建议零售价500元/瓶,在珍酒京东自营旗舰店,实际成交价372元;高端产品53度500ml珍三十,官方建议零售价为1888元/瓶,但当前珍酒京东自营旗舰店内,该产品优惠后的价格仅为842元/瓶。

珍酒李渡的业绩压力也是众多二线白酒的缩影。

/ 03 /

二线白酒扛不住了

实际上,在整个二线白酒中,珍酒李渡排位可以,毕竟顶着茅台平替的帽子,所处的酱酒赛道价值也高于其它白酒细分赛道。

当细分赛道相对较好的珍酒李渡都出现了业绩下滑,其他二线白酒的处境只会更差。

最能说明问题是利润指标,作为有液体印钞机之称的白酒生意,很多二线白酒已经开始干赔了。

2024年4季度,酒鬼酒、金种子酒、舍得、顺鑫农业净亏损分别达到0.44亿、2.45亿、3.27亿、1.37亿。

二线白酒掉队,是企业拔苗助长和高端品牌挤压的共同结果。

上一轮高端化中,二线白酒大多有些激进扩张,通过经销商大跃进以及渠道压货虽然实现了业绩高增长,但只是昙花一现,业绩很快遇冷。

舍得是很好的例子。2021年舍得经销商数量达到2252家,较2020年底增加491家。激增的经销商规模,使舍得营收规模上了一个台阶,21年舍得营收同比增长83.8%。

但事后看,舍得增长,是苦一苦渠道换来的。21年-22年,舍得存货规模增长了58%,而同期营收只增长了42.7%,存货规模的增长高于营收增长,说明业绩压给了经销商。

类似例子,还有上文提到的珍酒李渡,同样走了经销商大增-业绩大涨-渠道压货-库存激增-增长瓶颈的路子。

更严重的问题是,高端白酒也不断挤压二线白酒的市场。最明显的挤压是高端白酒开始主动抢份额。如汾酒、洋河推出光瓶酒,抢了不少牛栏山的市场。

影响最大的挤压是,高端白酒的价格下行把二线白酒的业绩拖了下来。

飞天茅台散装价格为已经从2024年初的2680元/瓶下跌到最近的2100元/瓶。茅台价格都稳不住了,二线白酒要不要降?

但问题是,高端白酒能承受住降价压力,二线白酒不能。

出厂价和终端市场的零售价构成了白酒的业绩护城河,如茅台飞天的出厂价是1169元,批价虽是跌了一整年,但2200元/瓶的批价仍然给经销商留足了利润空间,经销商也愿意继续给茅台的业绩抬轿子。

但哪个二线白酒能有茅台的价差?目前几乎市面上所有的二线白酒都出现了价格倒挂,当进一步的跌破出厂价,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时,经销商就会退网。这也是2024年很多二线白酒业绩塌陷的原因。

白酒只是消费市场的一个切面,在消费遇冷的下行期,龙头对腰部的挤压几乎出现在每个行业,甚至连最不受宏观影响的奢侈品市场也不例外,古驰(Gucci)等二线奢侈品业绩普遍下滑严重。

二线白酒乃至所有腰部的消费企业都正面临考验。


作者:杨扬 来源:读懂财经•消费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白酒网 (www.baij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beerxh@outlook.c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