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酱香白酒新国标落地!河南发布“避坑指南”

时间:2025-7-11 2:31:18

酱香白酒新国标落地!河南消协、酒协联手发布“避坑指南”

【中国白酒网】郑州街头的烟火气里,一场关于酱酒真伪的暗战正在上演。

炎炎夏日,郑州市民张先生却感到一阵心寒。上周,他在某直播间抢购的“特供洞藏酱酒”到货后,刺鼻的酒精味和寡淡的口感让他大呼上当。“包装精美,价格只有品牌酒的三分之一,没想到竟是劣质勾兑酒!”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为此,随着2025年6月1日酱香型白酒新国标(GB/T 10781.4-2024)正式实施,河南省消费者协会与河南省酒业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为消费者揭开酱酒市场的迷雾。

新国标亮剑:给酱酒戴上“紧箍咒”

记者从省消费者协会获悉,酱香型白酒新国标(GB/T 10781.4-2024)明确:酱香型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采用高温大曲或其他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勾兑调味(勾调)而成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具有酱香特征风格的白酒”。酱香型白酒分为两类:酱香型白酒(大曲)和酱香型白酒(其他)。其中酱香型白酒(大曲) 是“以糯高粱、小麦为原料,完全采用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其他)是“以粮谷为原料,不完全采用或不采用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酱香型白酒。如:麸曲酱香型白酒、混合曲酱香型白酒”。

该标准明确规定禁止非法添加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确保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等要求。标准使消费者更加清晰、直观地认知酱香型白酒的产品特性。

在郑州市金水区一家老字号酒行里,一名国家级品酒师告诉记者,过去十年,酱酒执行的是2011版国标(GB/T 26760)。而新国标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击行业痛点!

新国标规定了“纯粮固态”铁律,标准明确规定禁止非法添加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确保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等要求。

同时,新国标让酿酒工艺透明化:要求“大曲酱香”必须100%使用高温大曲,“其他酱香”则允许混合曲种。

“这意味着,市场上那些用酒精勾兑、添加焦糖色的‘伪酱酒’,将被彻底逐出赛道。”河南省酒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民在采访中展示了两瓶样品酒:一瓶微黄透亮的大曲酱香酒,另一瓶颜色深黄且瓶底有沉淀物。“后者极可能添加了色素,在新国标下已属违规产品。”王泽民说。

如何识真酒:从标签到舌尖的全链条防御

从源头上杜绝假酒,省消协建议广大网友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正规销售场所购买酱香型白酒。

标签破译。记者在超市随机拿起某品牌酱酒,发现其生产日期为2025年7月1日,标签醒目印着“GB/T 10781.4-2024”新标号。“这是合规产品的身份证!”售货员演示鉴别要点:警惕2011版旧标(GB/T 26760)标注在2025年6月后生产的酒,查验“配料表”是否仅含粮谷与水,发现“食用酒精”“焦糖色”等字样可以立即举报。

观色、闻香、品味。根据该消费提示,真酱酒呈现自然微黄,假酒常因添加色素呈现“酱油色”;真酒酱香突出带焦煳香,假酒有刺鼻酒精味;真酒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劣质酒“辣喉烧心”。

此外,警惕“低价陷阱”与虚假宣传。如果某款酱香型白酒价格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正常价格,却号称高品质、年份老酒等,很可能是假、劣酒。同时,不要轻信“洞藏老酒”“内供酒”“特供酒”等噱头,这些概念多为违规或误导性虚假宣传。

绿色消费新主张:向过度包装说“不”

面对记者“如何根治假酒”的提问,河南省消费者协会亮出三把“利剑”:智慧监管,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开通酱酒专项投诉通道;政企联动,与茅台、郎酒等企业建立假酒鉴定快速通道;源头打击,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严查违规添加行为。

在消费提示的结尾,两大协会发出特别呼吁:“拒绝为华而不实的包装买单!” 记者在郑州某商场看到,某品牌酱酒采用三层实木礼盒,包装成本占售价40%。河南省酒业协会专家算了一笔账:若全省酒类减少10%包装用料,每年可节约木材≈3000立方米,减少碳排放≈800吨。

“买酒本质是买风味,不是买盒子。”王泽民拿起一瓶光瓶酱酒说,“就像新国标追求的——让白酒回归酒的本质。”

当酱酒江湖迎来新规重洗牌,消费者手中的选择权从未如此清晰。喝明白酒,才是真滋味。



作者:记者 莫韶华 实习生 刘柯辛 来源:大河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白酒网 (www.baij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beerxh@outlook.c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