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企业投诉在茅台镇投8亿建厂遭强行接管,真相几何?

时间:2025-9-24 17:58:00

极目锐评丨企业投诉在茅台镇投8亿建厂遭强行接管,真相几何?

期盼守护法治公平,别让招商成困商

【中国白酒网】9月24日,据大象新闻报道,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唐显策反映,他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投资建设白酒废水处理厂。“通过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在茅台镇投资8个亿建好的白酒生产废水处理厂,却被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人员拿着一张解除合同通知书,把人都撵走,强行接管处理厂。虽然法院不支持解除合同通知书的法律效力,但三年多了,当地政府依然没有解决,投资方如今连厂子大门都进不去!”

企业投诉在茅台镇投8亿建厂遭强行接管,真相几何?

9月24日14时,仁怀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成立专班对该情况展开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一场政府招商、企业兴业的双赢局,演变成投资方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的困局,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飞来横祸,更折射出部分地方营商环境中存在的深层问题。虽然,目前公开信息多为唐显策单方讲述,但相关证据显示,当地政府的接管程序存在诸多法律疑点。

其一,解约程序合规吗?据唐显策说,2022年6月10日,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向重庆泰克等中标企业下达《解除合同通知书》,当日即要求员工两小时内离场并禁止其进入厂区,企业事前未接到任何通知。但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违约行为后,未违约方应首先通知违约方,采取补救措施,并给予90日宽限期,仍未补救或无法补救,则未违约方有权提出终止合同,这样突然袭击、“闪电”接管,合乎法定程序吗?

其二,违约指控属实吗?根据企业出示的《解除合同通知书》,政府部门认为企业存在“未按期完工;流动资金不足致运转异常;财务管理混乱;安全事故拒不整改;处理水量不达标”5大违约事由。但企业对此并不认可,相关部门也没有出示证据,究竟真相如何,到底是谁违约?

其三,协商沟通到位了吗?据相关法律,即便企业有违约行为,政府也应遵循法定程序,依法协商沟通,或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律手段,由司法机关依法判定如何处置,给予企业陈述、申辩的机会,避免“一刀切”。直接动用行政权力强行接管,并将投资方拒之门外,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其四,接管三年合法吗?三年来,仁怀市工业局多次起诉要求确认解约一事合法,2023年4月遵义市中院以“不属于民事诉讼范围”为由驳回起诉,其上诉至贵州省高院,高院审查认为,可以作为民事案件处理,指令遵义市中院审理。然而,由于仁怀市工业局未按期预交受理费,2024年1月按撤诉处理。也就是说,这一纸通知书至今仍未有确定的法律效力,那么,政府部门持续接管工厂有何法律依据?

事发至今已三年,当地虽曾经成立谈判工作领导小组,却始终未拿出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拖字诀”让企业陷入困境。8亿元的项目,是一笔巨款,对企业家而言很可能是全部身家和心血,如果就这样被强行夺走,情何以堪?企业家当初被吸引来投资,也体现了对当地营商环境和投资前景的信任。如今,本应解决污染的民生工程成为“纠纷工程”,投资企业被逼入绝境,不仅可能毁掉一个企业,如果处理不善,更容易寒了投资者的心,这既是对市场秩序的严重破坏,也侵蚀了宝贵的社会公平和信任。

新闻曝光,舆论关注后,怀仁市通报称,已成立专班展开全面调查,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但令人费解的是,事发三年,官司都打了几轮,为什么媒体不曝光,投资方连厂门都进不去,媒体曝光了,舆情发酵了,就开始全面调查了?难道当地日常对相关部门的行为没有监管吗?

招商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更需要守住法治公平的底线,只有让企业家有恒产,有恒心,才有更多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地方的发展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作者:评论员 纪平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白酒网 (www.baij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beerxh@outlook.c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