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酒博会热议冰镇混饮、降度脱醇,白酒风味表达将摆脱单一酒度禁锢

时间:2025-10-20 18:41:48

【中国白酒网】白酒混可乐、保健酒兑旺仔、黄酒加咖啡……消费者手工降度的调制方式,成为当下年轻化潮饮的风景线。

而当用户群中蕴含的降度需求反馈到产业端,关于葡萄酒脱醇技术的应用、白酒高度低度之分的取消,也已进入各自议程。

跨酒种、饮料混搭成吸睛密码,已有酒企受益一年新增数百万年轻用户

不同酒种、饮料的跨界合作,成为当前最受瞩目的混饮方式之一。本月中旬,古越龙山宣布将与华润啤酒合作推出“黄酒+啤酒”跨界联名产品,预计今年先在华东地区试点。彼时,官宣公告中还称,啤酒的潮流化营销基因将助力黄酒打破“传统老酒”的刻板印象,切入露营、音乐节等各式场景,触达更广泛、更年轻消费群体。

在近日举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古越龙山展出了此前和喜盈门啤酒合作的黄啤(啤酒)产品。当中配料包含了麦芽、黄酒、啤酒花。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第一代黄啤主要通过勾调方式制备而成,生产量很小,目前供不应求。此外,公司自前年就开始研究第二代黄啤,期望从酿造端改造它。

动销热潮席卷的还有嘉士伯近期刚上市的新品气泡果酒“旷野”。根据嘉士伯在武汉酒博会展台上的广告语,该款配制酒新品主打气泡混酒、0脂低糖0嘌呤。在线上某平台的官方店铺,海盐话梅菠萝味已处缺货状态。

“关于劲酒的增长,网上可能有一些夸大。我们是有增长,但不是高速。局部市场规模小,确实表现出翻倍或者是高速态势。但整体市场层面,劲酒全年大概可以增长20%多,不到30%。”劲牌总裁王楠波在本届酒博会的一场演讲中透露,过去一年18岁以上30岁以下劲酒新增用户900多万,新增女性群体400多万。相比过去,确实用户画像标签发生变化。“以前大家一般认为,劲酒都是中老年人在喝。如今一批年轻人尝试兑雪碧、兑旺仔、兑红牛这种新的调饮方式。”

成功案例在前,以混饮方式展示低度新品的饮用场景,成为近期多个推出低度白酒产品的共同选择。在五粮液展台,多名调酒师示范了五种以水果、洋酒、乳制品作为基础原料搭配的,围绕29°五粮液•一见倾心的“鸡尾酒”式调配喝法。

例如,可在冰镇或冷藏29°五粮液10毫升基础上,添加朗姆酒10毫升和可乐以及青柠角一颗。也可使用冰镇或冷藏29°五粮液15毫升后,添加冰块、橙皮和22mm方冰一块。第三种方式则为以冰镇或冷藏29°五粮液20毫升为基酒,增加10毫升糖浆和小青柑圣女果挂壁,再用气泡水补满。

另外两种混饮则加入了乳制品。其中一款以青提打底,添加蓝橙利口酒和29°五粮液各10毫升,以及120毫升牛奶及4勺无糖酸奶和适量冰块。另一款则在冰镇或冷藏29°五粮液10毫升基础上,调配蓝橙利口酒15毫升,补满牛奶,再外加冰块适量和一颗青柠角。

从五款调配产品的风味图谱看,香气浓郁度和柔和度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指向。甜度指标依据配制原料区别略有高低,而辛辣度无一例外的都大幅削弱。

手工降度提高适饮性,也是牛栏山展台推出的“牛碧桶”的思路。其将牛栏山与雪碧、柠檬片、冰块等混合,面向参展观众免费品尝。

而在古井贡酒展台的东方草本茶铺位里,则提供了桃花酒酿、红豆酒酿两款饮品——配料表显示其分别使用桃花、桃子、桂花酒酿、酵素,以及红豆和醪糟制作。此外,古井贡酒展台还提供人参饮、五指毛桃轻湿饮、石斛燥轻饮、古法三花凉茶、桑菊清润露等茶饮产品。10月17日展会开幕当天,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就在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的介绍下,品尝了其中一款茶饮。

作为最早尝试年轻化潮饮的品牌之一,早在2009年,国窖1573就发起了白酒冰镇品鉴新主张“冰饮风尚”。2018年,“冰饮风尚”升级为“冰JOYS”。每年夏天,“冰JOYS”都会在一二线城市通过快闪店、音乐会、艺术展等方式进行推广。

混饮、冰饮健康属性被解读,关键在个人控量、生产端提前留有余地

由于酒精天然的辛辣刺激感,白酒冰饮和混饮是否健康的话题,也引起产业界的热议。本届酒博会期间举办的“问酒”论坛上,多名酿酒大师、酒企总工程师提及,可否混饮的关键在于个人的感官舒适度。

“比如啤酒里含有二氧化碳,如果兑入白酒饮用,二氧化碳加强酒精吸收,可能比单纯喝白酒醉的快。”有酿酒专家提醒,“若高糖度的酒混在一起,热量会偏高。而黄酒和咖啡的结合方式,还要考虑酒精与咖啡因加一起可能会造成心跳加速。”

相关酿酒大师们普遍认为,让白酒采取类似鸡尾酒调配的方式,主要是为在口感上加酸甜口的风味,缓和酒精的刺激感。“很多人觉得加冰饮用舒适,就是因为稀释了酒精度数。”

“所以,消费者在饮用时首先要适量。”一位酿酒专业的总工程师提到,必须承认,黄酒领域里流行的加饮料、咖啡混饮,延申了黄酒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且如今的黄酒,也跟最早的黄酒不同。一代有一代的创新,黄酒才能坚持到今天。

“白酒企业未来要考虑消费者可能的混饮习惯,在产品开发时就先留有一定余地,来提升用户体验。比如控制发酵时的油酸乙酯指标、窖泥微生物。”一位酿酒大师透露,“老窖加冰混合后,酒体依然不浑浊,保持了透明状态,就是有独到技术在其中。”

今年泸州老窖的股东大会上,管理层就坦言,一年半前公司已开发完成28度,之后还研发了16度产品,目前正在研发6度左右的技术。“产品必须稳定一年后,没有发生逆化反应才可以上市。我们已经努力了一年半,虽然我早就可以上市,但是尚未实施。”

彼时,管理层还表示,“未来的消费者并非减少而是增加,只是口感和产品发生变化。”提及38度国窖1573的推广过程中的体会,其认为,对于口感、风味物质以及各种酸的含量,公司该层面上有很多数据可提供。

“从目前整个趋势来看,华北、天津和华东地区都呈现出低度、中低度的趋势。无论是茅台、洋河、汾酒以及古井贡等都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未来在广东和福建等华南市场可能会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因此低度、中低度白酒也是中国白酒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前述管理层如此谈到。

白酒高度低度之分很快就会取消,酒度当以风味表达最大化为基础

低度、降度已成为当下中国酒饮产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但行业过去不乏一些将特定度数的白酒跟高档、品质挂钩的论调。

还有部分从业者直言,自己“比较反感低度酒这个名词,也不觉得白酒企业们最近的做法是在做低度酒,只能说他们尝试以低度的方式切入年轻人市场。毕竟这批新品很多也接近30度,度数高于市面上大部分的酒了。如果小三十度算低度酒,那香槟、葡萄酒、清酒、啤酒算不算低度酒?”

本届酒博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也就低度高度的划分、最适宜酒度的界定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认为,白酒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不是简单的水和乙醇的混合。还有各类呈香、呈味物质以及活性物质、无机元素、金属离子。若仅以水和乙醇混合的最小比例关系,来说酒质的优劣标榜最适宜的酒度,是不合适的。

“从历史看,20多度的白酒从西汉末期到现在一直存在。只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行业一直追求更高酒度为目标。”宋书玉坦言,如今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技术层面主要克服三个问题,分别是风味变淡、不协调有水味。色泽变混、货架期品质不稳定。

其提醒,牺牲风味降低酒度是不可取的。国际烈酒并没有高度酒低度酒划分的标准。中国白酒标准体系也正在取消所谓高度酒和低度酒划分。从饮料酒分类标准、白酒工业术语标准看,亦没有高度、低度酒的概念。各香型的酒度范围标准规范里,从18到72度都有,不是说25度以上都是高度。

“酒度取决于各企业根据产区、原料、工艺、贮存、勾调。每个产区香型都有表达自己风味的酒度,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宋书玉在演讲中直白的表示,“有些人妄加评论他家之酿,信口开河随意贬低别人的度数。其实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喜欢的度数,(大家)应当尊重别人的喜欢。笑话别人不懂,其实是自己不懂。”

其还透露,高度低度之分很快就会取消,酒度应当以风味表达最大化为基础,用户需要的不是酒精,而是风味。把高度酒中的乙醇拿出来做降低酒度值得期待,更低的酒度和更高的风味是产业发展方向。

降度的脱醇技术,已在葡萄酒领域有所应用。本届酒博会上,中信尼雅展台重点展示了其数款脱醇葡萄酒。据介绍,其技术方式主要为,通过特殊的单透膜,把酒精分子萃取出去。如此一来,脱醇后的葡萄酒不仅度数可以降到0.5度或3.6度左右,也有效保留了果香、矿物质,满足年轻人的口感需求。且价位相对平价,部分单瓶成交价约50-80元上下。

而将分离出来的酒精富集起来,可演变成52度或60度的新品类葡萄富集酒。该产品技术亮点在于,普通白酒往往高温蒸馏酒,需反复加热,酒精分子变成蒸汽,再冷凝变成酒精液体。可高温一般会破坏葡萄酒,所以中信尼雅的葡萄富集酒仅在温和生产工艺下,物理过程萃取。该产品也因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售价约千元/瓶。

以适饮性、风味特色为平价标尺,而不再困于将具体度数和正宗与否对标的等式中,将为白酒、黄酒等品类赢得更大范围的用户群体。



作者:林辰 来源:财经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白酒网 (www.baij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beerxh@outlook.c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