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网】从29度的五粮液·一见倾心、29度的舍得自在,到26度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轻度古20、22度的今世缘新品……在近期的两大酒类专业展会秋季糖酒会、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武汉酒博会”)上,不少品牌的低度酒集体亮相,有的更是首次登场,再度点燃白酒低度化的话题。
记者了解到,上述低度白酒主要在线上渠道售卖,从消费者评价反馈看,适合微醺、日常小酌、符合年轻人喜好等成为选购原因,但也有消费者认为,这些产品还存在口感、性价比等方面的不足。
白酒酒精度数曾被认为与品质挂钩,然而随着消费趋势更迭,这一观点正在失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关注的是风味、舒适度和饮用体验。不过低度白酒想要“破圈”,还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几款叫好又叫座的产品树立标杆。同时,倡导白酒度数淡化,并非鼓励白酒全面转向低度化,而是消费者和产业发展的方向,让风味与体验成为新的价值尺度。
酒企“进军”20多度白酒
以往人们对低度白酒的认知停留在30多度,近期头部酒企纷纷推出20多度酒精度白酒,逐渐打破这一固有印象。
在武汉酒博会上,五粮液展台专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打造了独立体验角落,调酒师以这款低度酒作为基酒,特调多款产品吸引人们品鉴。古井贡酒展区的“古井轻度”系列较为吸睛,26度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轻度古20于8月在业内率先上市。舍得也在展会期间展示其近期推出的29度“舍得自在”。
秋季糖酒会期间,今世缘22度新品“今世缘·多少”首度亮相。这也让低度白酒在度数上继续下探。
此外还有部分品牌称将会在低度产品上发力。泸州老窖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继续推进38度产品发展,更低度数产品相关规划正在研究中。水井坊此前提到,将进行产品创新,包括在特定区域推出38度以下产品。
各大酒企之所以开发20多度白酒,主要是为了争取年轻消费者。比如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选择歌手邓紫棋作为全球代言人,将品牌与“青春、快乐”的情感绑定。26度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轻度古20则被定位为古井贡酒年轻化战略主打产品,以“悦己、轻度、混饮”为特性抢占年轻市场。另据媒体报道,今世缘副董事长吴建峰日前在一场行业论坛上称,将新产品定为22度,正是希望吸引更多原本不喝酒的年轻人接触并喜欢上白酒。
在业内人士看来,酒企向低度化“进军”,无疑与当下的消费者趋势变革不无关系。一方面,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偏爱低醉酒度、高舒适度的饮酒体验,对传统的拼酒文化较为疏离。酒企通过推出低度产品,采用明星代言、跨界等,希望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另一方面,微醺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方式,低度白酒将给年轻人在家自制鸡尾酒等提供更多选择。
低度酒有望成“新宠”
白酒行业已步入转型深水区,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此前提到,未来“低酒精度、高风味度”产品必将成为新世代消费群体的“新宠”。
以往,人们对白酒酒精度的认知中,将“度数高”与口感、品质挂钩,比如认为高酒精度产品才能品尝出高风味度,而一些低度酒因口味寡淡被称为“水酒”。
但这一认知逐渐被新一代消费群体打破。普华永道数据显示,我国中低度白酒的市场规模约为4500亿元,占白酒消费规模接近一半。随着消费者结构转变,低度化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强。有媒体调研数据显示,低度酒市场渗透度正进一步提升,如河北地区低度酒渗透率预计已超80%,山东低度白酒市场份额在70%左右。
事实上,白酒度数一直处于下探中。公开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白酒度数标准远高于当下。参加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白酒产品,基本在60度上下,如清香型白酒的度数标准是63度,浓香型白酒的度数标准是60度。20世纪70年代,为满足客商要求出产低度白酒,五粮液开启降度科研攻关,诞生39度五粮液产品。1987年召开的“贵阳会议”提出“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的方针,白酒开始转向“降度理性”。
早期白酒降度的尝试中,由于技术限制,降度工艺极易打破酒体的酸酯平衡,出现高度酒降度后酒体浑浊、口味寡淡的情况。中国酒业协会白酒领域专家表示,对于酒体浑浊,目前主流酒企已经有很好的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或树脂吸附处理、低温过滤处理等,各有优缺点。在白酒酿制过程中,通过分子筛或膜过滤的方式进行特殊的蒸馏摘酒,可以在精准去除一部分酒精的同时,又能比较完整地保留更多风味物质。部分酒企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低度酒“降度不降味”。根据媒体报道,舍得自在采用了负压膜过滤及梯度温和降度固香技术等。
记者注意到,目前主要是浓香型白酒尝试20多度低度酒开发。现行国家标准《白酒质量要求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GB/T 10781.1-2021)中,对低度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范围明确规定为25度至40度。
2025年8月,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批准发布《多粮低度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自2025年8月19日起实施。该团体标准规定,“多粮低度浓香型白酒”酒精度为18度至40度。
其编制说明提到,该团体标准在参考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粮酿造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特性,填补了行业中25度以下产品的质量要求的空白。此外,这也是为了响应国家行业政策对白酒多样化、个性化、低度化发展的倡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低度化白酒产品的迫切需求;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适应国际消费低度化的主流趋势。其中还提到,规范低度白酒产品质量要求,有效解决低度白酒存在的“水感重”“口感淡”等品质争议问题。
宋书玉认为,高度酒、低度酒的划分标准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酒精度的高低之分一定没有未来,并很快会取消。”“更低的酒度、更高的风味,一定是我们的追求,也一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能否被消费者买账?
从降度尝试看,白酒酒精度已经从60多度、50多度向40多度、30多度以及20多度持续下探,目前主销仍旧是50多度、40多度白酒。而在30多度白酒中,泸州老窖旗下38度国窖1573实现百亿级销售单品。洋河近年推出33.8度微分子酒,丰富低度产品线,不过尚未形成明星大单品。如今白酒酒精度下探到20多度,能否被消费者买账?
据了解,知名企业近期上市的20多度白酒,目前主要在电商渠道销售。在某电商平台,五粮液某自营店销售的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500毫升单瓶装售价399元,销售量显示1万以上。沱牌舍得某自营店销售的29度舍得自在,500毫升单瓶装售价329元,显示销售量2000以上。
记者梳理消费者评价看,不少消费者看中了品牌力、明星代言效应、符合年轻人喜好、适合低微醺和日常小酌、作基酒用等关键词,也有消费者反馈产品存在不足,集中在口感、性价比等方面,比如“缺乏后劲”“不够醇香”“水感(重)”“(酒口感)前段酒香后段水(淡)”等评价。
在95后消费者杨女士看来,微醺经济下,许多女性也会选择在家自制鸡尾酒,“我买了伏特加、白兰地、金酒、威士忌各样烈酒作为基酒,再从网上搜一些鸡尾酒的调配方式就可以,还没尝试过白酒作基酒,主要是尚未形成风潮,同时也会考虑白酒价格因素。”
酒业专家周山荣认为,白酒过去依赖的“高度=高品质”简单等式,正在失效,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关注的是风味、舒适度和饮用体验。随着度数标签褪去,一套全新的品质话语体系亟待建立。它应当侧重于风味与感官体验。当下更急迫的是,企业需要思维转变,从“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简单的白酒度数标签之变,实则是一场深刻的思维之变,企业需要完成从“酒桌文化”到“生活美学”的转型,让白酒真正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同时,周山荣认为,低度白酒概念的普及与标杆的打造,需要时间沉淀。行业亟须几款在市场叫好又叫座的“风味标杆型”低度/中度产品,用成功案例教育市场。需要强调的是,倡导白酒度数淡化,并非鼓励白酒全面转向低度化,而是旨在打破将酒精度数与品质强行绑定的观念,让风味与体验成为新的价值尺度。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铁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低度化、小酒热潮都不能盲目跟风,白酒企业要想真正抓住年轻消费者,不仅是度数的调整,更是品牌塑造、营销策略与文化渗透的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