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高企、产能不饱和却依然扩产,迎驾贡酒业绩连续四季度负增长
【中国白酒网】10月29日晚间,迎驾贡酒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56亿元,同比下降20.76%,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下降39.01%。
记者注意到,这是迎驾贡酒自2024年四季度起,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业绩负增长的情况。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迎驾贡酒经营现金流大幅下滑,货币资金缩水明显,但在产能利用率长期不饱和且库存高企的情况下,公司仍在推进总投资62亿元的数字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产能扩张与短期财务压力形成鲜明对比。
单季净利降幅近四成,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迎驾贡酒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下降20.76%;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 39.01%,营收、净利已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从累计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迎驾贡酒营收规模为45.16亿元,同比下降18.09%;归母净利润15.11亿元,同比下降24.67%,两项核心指标均未能扭转下行态势。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迎驾贡酒在财报中表示,“消费需求疲软,营业收入下降”。
此外,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影响,前三季度,迎驾贡酒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大幅收缩至7.89亿元,同比下降38.13%。
从产品结构看,中高档白酒仍是迎驾贡酒的核心收入来源。
第三季度,迎驾贡酒中高档白酒(含洞藏系列、金星系列、银星系列)实现销售收入10.14亿元,占当季总营收的74.78%;普通白酒(百年迎驾贡系列、简装酒系列)收入2.60亿元,占比19.17%。
不过,迎驾贡酒的两类产品均面临增长压力。记者统计,前三季度,迎驾贡酒中高档白酒营收35.5亿元,同比下降16.4%,普通白酒营收7.12亿元,同比降幅更高达29%。两相对比,其低端产品市场需求疲软更为明显。
区域分布上,作为徽酒代表,迎驾贡酒对省内市场依赖度依旧较高。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省内营收32.38亿元,省外营收10.23亿元,仅为省内市场的三成左右。
经销商变动数据也反映出迎驾贡酒在省外拓展的难度。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迎驾贡酒省内经销商数量为771家,报告期内净增10家;省外经销商606家,报告期内净减少16家,省外渠道呈现收缩态势。
存货价值处于历史高位,62亿产业园项目持续推进
业绩承压之下,迎驾贡酒也试图通过转让旗下酒店,以优化资产结构。
8月25日,迎驾贡酒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结构及整合资源,将持有的迎驾商务酒店100%股权以3172.65万元对价转让给关联方迎驾国旅。
而评估报告进一步显示,该酒店成立仅一年多,因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整体入住率偏低。
记者梳理迎驾贡酒历年在建工程注意到,与迎驾商务酒店同期建设的还有一处“迎驾大酒店”,该项目预算达5亿元。
截至2024年末,该项目已转固3.19亿元,2025年上半年末“在建工程”中该项目账面余额为403.67万元。未来,迎驾贡酒是否会为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结构及整合资源而出售迎驾大酒店,仍待观察。
另一方面,尽管短期财务压力较大,迎驾贡酒仍在坚持产能扩张。
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迎驾贡酒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达8.39亿元,较2024年末的3亿元增加5.39亿元。
在今年半年报中,迎驾贡酒曾解释在建工程账面余额增加,“主要系迎驾数字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所致”。
迎驾贡酒官网信息显示,该产业园项目于2023年11月19日开工,总投资62亿元,占地面积700亩,涵盖数字化酿造及副产物循环利用、20万吨智能化储酒罐群、22兆瓦屋面太阳能光伏工程、原酒智能仓储等建设内容,计划2027年全面建成。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年新增4万吨原酒产能、20万吨储酒能力。
不过,从历史产能利用率来看,迎驾贡酒设计产能长期维持8万千升,2020—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28%、63.87%、67.58%、77.03%、78.25%,虽呈逐年提升趋势,但尚未完全饱和。在此背景下,大规模扩产,能否匹配市场需求、缓解业绩压力,仍需时间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迎驾贡酒货币资金余额仅为5.12亿元,较2024年末的13.16亿元减少8.04亿元,降幅超60%。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1.31亿元增至4.2亿元,负债规模有所上升,短期资金链紧张迹象显现。
与此同时,截至三季度末,迎驾贡酒存货价值达51.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近四成,已处于历史高位。
对于公司业绩及经营情况,记者致电致函迎驾贡酒,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