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遵义白酒绘新景

时间:2025-11-26 16:44:00

【中国白酒网】小雪前后,气温下降但地温稳定。

在仁怀市茅台镇,空气中弥漫着蒸煮高粱的馥郁香气。在贵州龙头马酒业集团,酒醅开始转入窖池进行“窖内发酵”。低温使发酵速度放缓,微生物在浓缩营养环境中缓慢代谢,生成醇类、酸类、酯类等风味物质,奠定酱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的风格基础。

这忙碌的景象,映照着遵义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2024年,遵义酱香白酒以占全国6.6%的产量,实现了全国白酒33.1%的销售收入、39.43%的利润总额。从全省来看,遵义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占全省88%,工业产值占全省97.5%。

“十四五”期间,仁怀市坚持以生态优先、品质为本、创新驱动为路径,紧紧围绕“做强龙头、做大集群、做优品牌”的目标,深入实施白酒产业的“瘦身”、“强体”行动,推动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在贵州民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酱酒勾调室,勾调师们将不同轮次、不同年份、不同口感的基酒按照精准比例勾调融和。“我们勾调每一批次酒时,都会结合不同轮次基酒特性精准配比,通过数字化记录和多次感官品评验证,确保每一瓶酒都达到‘酱香醇厚、口感协调’的品质标准。”一位勾调师告诉记者。

品质保障离不开严格检测。“我们的检测设备配置都是国际顶尖水平,能精准检测出酒中几百种香味物质及物质含量。每批酒从勾调前的基酒检测,到勾调后的成品酒检验,要经历上百项指标检测,任何一项不合格都不能出厂。”贵州国宝酒业技术部负责人胡永才介绍说。

近年来,仁怀各大酒企锚定品质提升目标,严格遵循《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从原料源头严格筛选优质高粱、小麦等,培育行业顶尖专业勾调团队,引进前沿检测设备,以覆盖全生产链条的精细化管控,筑牢酱香酒品质发展根基。

数字化、智能化正在为传统酿酒产业注入新活力。贵州夜郎古酒业通过打造生产追溯体系,实现了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全流程可追溯。“可以了解每一款基酒、调味酒的质量情况,包括是哪一个班组、哪一个窖池生产的,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该公司副总工程师王业表示。

这套追溯体系与今年推出的“酱香白酒遵义产区”认证赋码体系相互补充。在国台酒业,每一瓶出厂的白酒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产品认证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进入“遵义产品”认证赋码平台,清晰查询产品名称、价格、原材料来源、防伪信息及质量检验报告。

“我们将产品认证赋码工作与数字化信息化相结合,通过鉴真溯源系统和产品认证赋码系统打通,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有更深刻的了解。”贵州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周涛告诉记者。

“十四五”以来,遵义市聚焦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和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全市现有白酒企业1613家,其中获证企业717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从“十四五”初期的36家增至48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8家。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遵义白酒产业也在不断拓展边界,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其中,仁怀市已培育工业A级景区7家、星级酒庄20家,形成“参观+品鉴+定制”的成熟业态。一批特色酒文化街区,将酱酒文化与现代消费体验相融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这些创新举措,正悄然改变着遵义白酒产业的消费模式。从单一卖酒到多元经营,遵义白酒企业不断拓宽消费场景。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遵义市在凤凰山广场和1935街区组织50家酱酒企业组成“酱酒市集”,104家主体参与“酱香美食街”,推出新式酱酒等创新产品。截至10月7日,全市12个重点商圈销售10.37亿元,同比增长4.45%。

夜幕降临,赤水河畔的酿酒车间依然灯火通明。蒸煮高粱的香气在河谷间弥漫,预示着新一轮美酒的诞生。在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上,遵义白酒产业正以坚守传统的匠心与拥抱创新的勇气,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赤水河畔走向更广阔天地,遵义白酒的醇香,正飘向更远的未来。接下来,遵义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优化产业布局、丰富消费业态,更大力度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庞飞 来源:遵义晚报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白酒网 (www.baij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beerxh@outlook.com QQ:******